二次元作品评论

葬送的芙莉莲

作为一个挺喜欢芙莉莲这部动漫的人,很早就想写一个影评了,加上之前定了要在空间发点什么的Flag,所以趁此机会随便聊聊(很少剧透,主观想法为主)。

芙莉莲

芙莉莲这部动漫对我的生活影响蛮大的,算是轻松治愈一类。因为《芙莉莲》,我开始第一次真正喜欢纯音乐,也找到了久违的“喜欢看优质二创”的习惯,心态上面对很多问题也有了改变,至少抑郁和焦虑的程度比起今年年中要缓解很多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动漫,我会选择“温柔”,是的,这是一部非常温柔的动漫,给人感觉似小桥流水一般,我会很欣然地把她与宫崎骏的作品归为一类。

最初听到“魔法”“勇者”“魔王”这些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勇者击败魔王拯救世界的热血故事。可是全片开头所讲的却是勇者一行已经打败魔王,世界已经和平了——甚至于在第一集的结尾,勇者已经死去了。由此,我便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了。

在第一代主角团(勇者一行)中,芙莉莲还是“娴熟老练(划去)”涉世不深的精灵魔法使;在第二代主角团中,芙莉莲已然是领队的大姐姐了。比较地狱的是,两代主角团七个人几乎全是孤儿,凑不出一对爹妈,可见当时魔王军队的肆虐对人类影响之大。

芙莉莲

精灵的寿命是极其漫长的,在没遇见勇者辛美尔前的上千年的岁月里,芙莉莲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只是活着,只是修习修习魔法,只是淡淡的看着周围一切变迁:人类的王国不断建立又覆灭,大陆上的魔法机构换了又换。

然而仅仅是与勇者一行人旅行并讨伐魔王的十年时光里(远不到她寿命的百分之一),却彻底改变了芙莉莲。

尤其是勇者和僧侣相继老去后,从来不理解感情为何物的精灵带着“没能在辛美尔生前多了解了解他”的悔恨,决定重走一遍几十年前讨伐魔王的路,这次,她成为了领头的大姐姐。或许未来的成千上万年岁月里,精灵并不总是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但是眼前,她明白自己得从走一遍来时路,顺带教教徒弟菲伦并收集收集“传说级别”的魔法(比如把葡萄变酸的魔法和让衣服变干净的魔法)。

我最喜欢这部动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角色刻画与设定。

角色是普遍温柔且立体多面的(当然,这是双刃剑)。

例如英名赫赫的勇者辛美尔也只是一个爱臭美的普通人,同时也没能得到真正的“勇者之剑”的认可,可他却凭借山寨版勇者之剑打败了魔王。

设定上比如芙莉莲最喜欢的魔法是“变出花田的魔法”,因为这是她师傅大魔法师芙拉梅生前最喜欢的魔法,同时芙莉莲也用这个魔法帮助了幼年迷路的辛美尔。

这样有趣的人物刻画以及设定到处都是!

我不想去阐述这部动漫到底教会了我什么,没人是为了被说教才去看动漫的,至少我不是这样。对我来说,芙莉莲这部动漫真正带给我的是讲述了一个很长很温柔的故事,我能从中汲取到很多力量,也可以仅仅是欣赏一下美妙的纯音乐。

虽然动漫角色和故事都是虚拟的,但是光是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温柔的故事就足够让人高兴了,会选择去相信无论过去有多灰暗或是困顿,未来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动机,也能生根发芽。

Moli
2024.12.22

Silent Witch(沉默魔女)

这绝对是上半年最令我喜欢的故事。
沉默魔女
我最早从动漫认识沉默魔女这个IP的,不过至今她的动漫也只播出了两集,于是转而看轻小说原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轻小说,我有一位特别喜欢看轻小说的好盆友,他经常分享自己喜欢的轻小说片段(已经到了痴迷地步!),于是我也打算浅尝一下这种快乐。

几乎只花了几天时间就读完了四百多万字小说原作,至今觉得不过瘾,还时时反刍一些精彩的片段(比如“打破沉默的魔女”,看到莫妮卡战胜自己的社恐与自闭,简直不要太帅)

沉默魔女
沉默魔女

简单聊聊这个故事。

我们的主角是莫妮卡小姐,由于原生家庭(丧父,家暴)以及过去被霸凌的经历,她变得极其社恐自闭,几乎无法与人正常交流,魔法是需要吟唱的,莫妮卡小姐完全无法在人前开口,自然也不能在人前吟唱发动魔法。于是,本就极度自闭的莫妮卡小姐即将因为这个缘故被退学了。

换做大多数人,都会想着要么干脆退学到底,要么干脆克服社恐吧,至少对于莫妮卡而言,后者几乎是做不到的事,那些巨大的心灵创伤(尤其是童年创伤)并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消解的。

所以,她就抱着“大不了退学好了”的心态,结合自己社恐的属性:既然魔法需要吟唱才能发动,而我又是社恐,那能不能不吟唱就发动魔法呢?

这种剑走偏锋的想法最后实践起来是极其成功的,莫妮卡成为了史上第一个无需吟唱即可发动魔法的魔女,凭借她对于魔法的研究以及她的无吟唱魔法,她也在年仅15岁就成为了王国“七贤人”之一(七个最会魔法的人,是官职,地位极高)。
沉默魔女
而这些,只是这个故事的背景而已,一切都发生在莫妮卡当选七贤人之后。

这种剑走偏锋式的操作带来无吟唱魔法的同时,也让莫妮卡变得更加封闭孤独——她的世界小到只有深山的一间小屋,小到可以一个月都不和别人说一句话,小到即使是在成为王国魔法师的顶点之后,也时常梦到那些被霸凌和家暴的创伤旧事。

创伤的种子在名为孤独的土壤上肆意生长发芽,开花,并结出名为自卑敏感、封闭孤僻的果实。所有人都只能看见“沉默魔女”闪耀于世的才华,却鲜有人注意到这度十年如一日的孤独封闭。

莫妮卡很快接到了伪装进入学园,保护第二王子菲利克斯的任务,并且阴差阳错地发现了背后横跨十年的阴谋——甚至直接导致十年前她父亲的死亡。略过中间的复杂剧情,我想大结局前的这几幕正好是莫妮卡最大的改变吧:

面对这样的他们,莫妮卡开口了:
「利迪尔王国七贤人之一,〈沉默魔女〉莫妮卡・艾瓦雷特有言。还请各位,将力量,借给我。」
……
莫妮卡在膝上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开口:
「我有一个,作战,计划。」
 那是个连作战都称不上的,莫妮卡人生中最大的诈欺。
 但只要这个诈欺成功,就能同时回避战争与艾萨克的处刑。
「这个作战,只有我一个人是办不到的。所以,拜托大家。请把大家的力量借给我。」
……
「就由七贤人之一,〈沉默魔女〉莫妮卡・艾瓦雷特来证明这件事吧。」
〈沉默魔女〉脱下兜帽的瞬间,室内掀起一阵骚动。
 在社交界几乎不曾露面,就连出席典礼时都把兜帽压得低低的〈沉默魔女〉,鲜少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就连听过她声音的人,恐怕都寥寥无几。
(顺带一提,这章标题叫《打破沉默的魔女》)

正是这样一位在社恐自闭的魔女,最后却成为了全场人的焦点,这种人物变化与成长着实让人觉得精彩。

即使是站在王国魔法顶点的七贤人,接到任务进入校园后,也不过只是一名十七岁的学生。也会因为自己低下的交际能力(即使连正常表达感谢都做不到)与被反复掀开的创伤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人生的意义应当是多元的,而这个小女孩除了对魔法的热爱以外,已经难以在其他事情上寻找到意义了。

于是在进入校园的日子里,莫妮卡不断陷入到自我怀疑当中,似乎是自己除了社恐便一无是处,还不得不隐藏自己唯一值得骄傲的七贤人身份,连魔法也不能使用——她生活唯一的支点就这样模糊掉了,只剩下虚无带来的折磨。

即使在平淡的校园日子里,也因为自闭无法融入大部分群体,好不容易对某些事得心应手,却因为社交障碍受挫,在不起眼的阁楼中,梦里常常是那些被家暴和孤立的场景。

所幸她周围有一些始终愿意看到她闪光点并且真诚待她的朋友,也包括她的使魔黑猫尼洛(这家伙本体是黑龙就离谱)。莫妮卡也找到了许多虽然在魔法之外但足以支撑自己生活的东西。
沉默魔女
我特别喜欢关注作品里的人物变化。

我近几年特别喜欢的动漫里,我认为最棒的一点一定是这些人物会在困境中发生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一定不会背离其人物本性(即使是逐渐克服自闭,也依然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也依然会在人群中手足无措)。

本作中的莫妮卡虽然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变得逐渐开朗起来,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由社恐变成了一位社牛,甚至依然对于社交保持微弱恐惧心理。我想,莫妮卡的改变在于对于过去不愉快经历的和解,即——并不让过去的创伤左右自己对于现今生活的判断。

过去受到好朋友的背叛,并不代表现在依然会如此,主观臆断并不是遭受背叛的决定性因素,不过这样的心理创伤着实容易教人止步不前。

我倾向于人会在人生早期形成一些观点,那些观点是作为一个人生命的底色的。并不是只靠后天经历就可以轻易改变的,也完全无需要违背自己意愿强求改变,这大概是种折磨。

同样的例子,《葬送的芙莉莲》里,芙莉莲在重走来时路时,丰富了自己对于人类和情感的理解,但也只是丰富而已,我完全不期待芙莉莲就此变成一只彻底通晓人类感情的精灵,完全不期待她舍弃自己冰冷的一面,这样的改变是完全不符合人物剧情发展的。《孤独摇滚》里的后藤独、《狼与香辛料》里的赫萝等等,发生在她们身上的变化亦是如此——这些改变都发生在矛盾和痛苦之时,通向的都是自我和解与救赎之路,但又并不是背离人物本性的(和解并不意味就要泯灭过去不完美的自己对吧)。波奇依然是社恐,但是确实得到了成长,也更加坚定喜欢音乐;赫萝依然害怕孤独,所以她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

在芙莉莲完结的漫评里,我曾经这样认为:

“没人是为了被说教才去看动漫的,至少我不是这样。对我来说,芙莉莲这部动漫真正带给我的是讲述了一个很长很温柔的故事,我能从中汲取到很多力量,也可以仅仅是欣赏一下美妙的纯音乐。

虽然动漫角色和故事都是虚拟的,但是光是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温柔的故事就足够让人高兴了,会选择去相信无论过去有多灰暗或是困顿,未来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动机,也能生根发芽。”

我现在依然是这样的观点,好的作品应该把话语和解读权交给观众:可以只是看看角色和剧情就觉得安心和快乐;可以只是喜欢同人作品;也可以喜欢作品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核,愿意用自己的视角来理解或解读(我倾向这方面)。创作与热爱都应该是现实世界中难得的自由。(这一点我也才后知后觉)

Moli
2025.07.14

狼与香辛料

“孤独是致死的疾病。”——赫萝

我确实是一个很容易感受到孤独的人,我周围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甚至关系都还不错——一群连自己生活都搞不定的人,居然可以靠着这样的方式抱团取暖,似乎是暖心却带点滑稽的场面呢。

说起《狼与香辛料》,这是我去年看的动漫,当时看的是2024年重制版却觉得十分畅快,后来去补了08年左右的版本。

这事背后还有个令人三级烫伤的故事,我导师是牢二次元,有次闲聊问我喜欢啥番的时候,我说《狼与香辛料》感觉不错,他还惊讶于我怎么会去看这么老的番剧,并且给我激情推荐了《夏目友人帐》(不过跟他发我的文献一样,还没开始看就是了)。

我第一遍看完狼辛的时候,其实并不太喜欢这部剧,只给了及格分数。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没有过多反复刷了,印象里只看了三遍不到(比起十刷芙莉莲的壮举还是有点保守),现在许多情节已经记不清了,可竟越来越喜欢这部作品了。本来想找个时间重刷完再写漫评,但是突然觉得也没必要,这种刻意为之非我所愿。

无论反复看多少遍,赫萝那句“孤独是致死的疾病”一直烙在我心头,结成了痂。

狼与香辛料

自己重操小说旧业后,越发关注主角踏上旅途的契机和动力之类的问题了:芙莉莲再踏上旅途是为了更加了解人类;伊蕾娜踏上旅途仅仅是为了一趟“成年的远行”;对于活了几百年的约伊兹贤狼赫萝而言,这种契机与动力大概来自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恐惧吧。

同为长生种,与芙莉莲不同的是,我自始至终都能在赫萝身上看到那种“对孤独的恐惧”或者是“独自面对若干岁月的伤痕”。不管是与罗伦兹相遇还是一起旅行,赫萝身上一直表现出这一点。

她与罗伦兹之间的感情,完全可以用“若即若离”来形容:永远在小打小闹中透露着淡淡的忧伤,永远在平日嬉戏中映射出浅浅的不安。
人神有别。

身为凡人的罗伦兹,其一生的岁月也不过只是身为神的赫萝的晃眼片刻。
蟪蛄不知春秋,春秋亦不知蟪蛄。

这种因为寿命注定走向悲剧终点的感情,本身足够悲剧。动画里的每次争吵,几乎都是因为双方的不安,彼此渴望紧紧相依,但又永远为了结局而顾虑。命运只是安排了贤狼与行商的邂逅,而此后共同经历的小打小闹,则完全是出于对彼此的爱。
狼与香辛料
这种爱,追溯到最开始只是出于对孤独的恐惧,后来也不是一直理想般坚定的,偶尔会动摇,可总归是一直在的,总可以是相互信任的,总能是一起面对的。

海誓山盟谁都能许诺,遭受时间与琐事冲刷后,是否依旧愿意坚守?

赫萝给出了她的答案:

いつかは二人の,
总有一天两个人的,

旅は終わってしまう,
旅行会画上句号,

明日の朝、目覚めたら,
如果当清早来临,梦醒时分,

もしあなたがいなくても,
你已不能陪伴在我身旁,

振り向かないで,
我也不会驻足不前,

歩けるように,
为了能够走向明天,

今の日を大切に,
把今天当作宝物珍惜着,

一瞬一瞬を,
属于两人的每一天的每个瞬间,

胸に刻んで、二人の日々を,
永远都会刻在心里。

Moli
2025.07.31